上周六晚上买回来的梭子蟹,刷到腮帮子一堆粉红色小颗粒,我直接傻眼了。群里一问,半数朋友说要扔,剩下的人在争论是不是寄生虫。后来查到这是叫茗荷的小海鲜,就扎在野生蟹鳃里长大的,完全不影响吃。
当时真怕被坑,但浙江人对蟹那股倔劲上来了。泡水吐沙半小时,刷子重点搓腮帮子,粉粒基本冲干净了。按老规矩蒸了十几分钟,蟹壳红彤彤的,钳子还是老硬实。掰开壳一尝,肉质比上周吃过的养殖蟹紧实多了,根本嚼不出那些小颗粒。
水产市场转了转,摊主王叔说得直白:“带痘的都是海里游回来的,每斤贵十块都抢手。”旁边卖养殖蟹的摊位冷清得很,他指着自己摊位上贴的“野生认证”标签说:“现在年轻人就认这个痘,说这是纯天然标记。”
展开剩余46%有意思的是,现在有商家推出“可视蒸锅”,专门给蟹腮拍高清照片。还有人发明试纸检测有没有茗荷,但老渔民直摇头:“蟹腮干净反而是假的,野生梭子蟹不长这个才不正常。”我看网上争论还在继续,倒是发现个规律:敢举着蟹钳对着你挥的,八成是活蹦乱跳的好蟹。
发布于:贵州省旗开网-炒股选配资-安庆股票配资-股票十大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